为全面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疏运能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在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统筹推动下,创新实施集装箱海铁联运“三位一体”改革。通过构建空间整合、管理协同、数据互通的立体化改革矩阵,有效破解港铁衔接不畅、运输路线冗长、作业标准不一、数据孤岛林立等发展瓶颈。
主要做法
空间整合创新,构建港铁协同新格局。
钦州港片区创新实施“三位一体”空间重构方案,通过拆除隔离围网,将码头前沿与铁路货场整合为海关特殊监管区,重新设置集卡运输路线,将“两进两出”的重复查验流程简化为“一进一出”智能通关模式,为高效协同奠定物理基础。
钦州港片区创新实施“三协同”管理模式:
机制协同,建立港铁合署办公机制,实现生产计划与班列时刻表智能匹配;
流程协同,实施铁路验箱前置与闸口联动,降低开箱验箱抽查率;
服务协同,推出线上预约及直装直卸服务,实现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办理。
钦州港片区依托北部湾港集疏运平台,打通铁路、码头、海关等多方信息系统,开发“内部短倒”和闸口自动识别采集功能,由闸口自动触发向海关报文,实现集装箱码头与中心站运输车辆“直进直出”推动海铁联运业务全链条数字化协同。
首创性
钦州港片区充分利用铁路中心站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毗邻的优势,率先实现全国海铁联运区域空间一体化整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钦州市召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现场会时,各相关主体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依托北部湾港集疏运平台,研究开发“海铁内倒运”功能模块,推动码头与铁路跨领域合作。同时,建立码头和铁路中心站的合署办公协作机制,显著提升海铁联运的整体协同作业效率。
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初步数据交换标准研究,规划数据互联,推动实施一体化以来的首批数据交换,实现中心站场内海关监管所需数据自动传输,并通过数据报文形式,将海关1003和3003报文数据接入集疏运信息平台,为未来数据的实时性和完整性交互奠定基础。
实践效果
通过流程优化,海铁联运作业效率实现系统性提升,每趟次倒运时间节约20分钟以上,行驶距离缩短约2公里,短驳衔接效率提高30%。
铁路中心站进出闸信息、装卸数据实时互通,海关报文录入实现自动化,显著减少了人工干预环节,实现了全环节信息实时采集提取。
2023年,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620.9万标箱,同比增长14.8%;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达47.92万标箱,同比增长8.6%。2024年,海铁联运集装箱运量已达50.1万标箱,同比增长4.6%。凭借这些优异成绩,钦州港的综合竞争力稳居全国前十,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Copyright2021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中国广西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街1号 邮编:535008 网站标识码:4500000154
桂公网安备 45070002000525号
桂ICP备2020008432号-2 电话: 0777-58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