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18项制度创新成果获全区复制推广、钦州石化产业园跃居“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15强、西南地区最大的百万吨级乙烯工程一次投产成功……作为“强产业”的重要载体,屹立钦州大地的产业园区以改革为笔、开放为墨,在南海之滨书写下向海图强的时代华章。
10月30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西南地区最大的百万吨级乙烯工程一次投产成功、产品合格外运,为我国石化行业跳出“规模依赖”、迈向“质量突围”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航拍。
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占地4400多亩,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重大项目,也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参与RCEP国际竞争的重点项目。2023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以科技创新筑牢产业升级根基,一系列“全球首创”“国内首套”成果集中落地,标志着我国石化领域自主技术体系进一步成熟,为“十五五”期间高端化工装备国产化替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中国石油首个从炼油转型炼化一体化的标杆项目,广西石化乙烯工程建设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为核心的14套化工装置、2套炼油装置及公辅设施。投产后,每年可减少油品349万吨、增产化工品306万吨,官能化橡胶、高端聚烯烃、高端膜料、管材料等产品将填补国内供给缺口。同时,通过带动下游包装、建材、汽车等产业发展,形成“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破解了西南地区高端化工原料“供应洼地”困境;推动广西从基础化工向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格局转变,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一个个现代产业正在这片热土加速壮大。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发布《“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名录》。钦州石化产业园成功入选“十四五”具有竞争力优势化工园区,名列第15位,成为广西唯一上榜的专业化工园区。

钦州石化园区远景。
钦州石化产业园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的专业化工园区,也是国家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18个沿海化工园区之一、全国产值超千亿的22家大型化工园区之一。
目前,园区已入驻中国石油、上海华谊、浙江恒逸、浙江桐昆、湖南中伟、上海格派、美国雅保、荷兰孚宝、德国林德气体、法国威立雅等生产及配套知名企业60余家,连续13年荣膺“中国化工园区30强”,获评全国绿色化工园区、全国第五批智慧化工园区。
走进位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广西宏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粗苯加氢项目现场,只见管廊交错,塔罐林立,项目总投资7.2亿元,于今年9月份正式建成投产。该公司总经理刘佳明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园区管委会从用地的审批、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同时在物流和运输上也给企业提供了很多便利。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竞争力,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园区深化改革开放任务实施率已从2023年底的20.5%跃升至80.1%,改革成效显著。在制度创新方面,园区打造了“双循环”特色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新模式,这一成果荣获2024年度全区改革攻坚优秀案例。同时,3项创新举措入选广西综合保税区年度经典案例,集装箱海铁联运一体化改革经验更是在全国现场会上推广,成为行业标杆。审批服务持续优化,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环节精简至8个,审批时间从120天大幅压缩至24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再提升20%,平均仅需3—4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园区牵头参与的18项制度创新成果将在全区复制推广,数量稳居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首。

首列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铁海联运(重庆-钦州港-迪拜)成功抵港。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招商促进局协理局长刘法苗表示,园区充分利用铁海联运海事监管一体化改革、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试点等制度创新的便利,打造通道带物流、物流促贸易、贸易聚产业的发展路径,取得广西区内首单原木期货交割、商品车“铁路笼车+滚装运输”海铁联运常态化发运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这些改革举措不仅释放了创新带动效应,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据悉,今年上半年,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完成1.73亿美元,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开放能级的提升,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2020年8月,从服务中马“两国双园”产业合作出发,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创新实施全国领先的5项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试点,实现三次业务拓展,覆盖范围拓展至广西自贸试验区及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截至今年7月末,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业务规模达552亿元。
广西钦州志诚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鹏介绍,公司运行的3条磷酸生产线,能为本地电池以及相关原料企业直接供应电子级磷酸、多聚磷酸等关键原料,比如工业级磷酸可加工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多聚磷酸还能支持电解液的生产。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园区与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实现“港口—产业—城市”联动。中马“两国双园”通过每周3班直航航线、冷链精品航线实现双向赋能:钦州港至马来西亚关丹港海运时间缩短至3—4天,2024年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联合钢铁项目年产350万吨钢材填补东盟空白,带动关丹港年吞吐量新增超1000万吨。双方还计划共建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形成“港—铁—园”协同模式,预计吸引投资50亿美元。
围绕产业链招商,园区已形成以绿色石化、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粮油加工为主导的“4+N”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今年,园区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56个,合同金额320.89亿元,项目投资完成额达173亿元。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燕窝加工贸易基地。
聚焦“高端制造+跨境服务”双轮驱动,园区形成新能源、生物医药、燕窝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其中,燕窝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钦州成为全球最大燕窝加工基地;国内龙头企业在园区建设的锂电池项目,产品远销东盟,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以实打实的产业实力,激发向海经济活力。
以园聚产,以产兴园,激活发展“强引擎”。不断夯实的硬件基础、加速聚集的改革成果、可感可及的营商环境,凝聚成壮大园区经济的强大合力,为新征程上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园”动力!
打印
Copyright2021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中国广西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街1号 邮编:535008 网站标识码:4500000154
桂公网安备 45070002000525号
桂ICP备2020008432号-2 电话: 0777-58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