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东盟资讯

中国—东盟非遗集中亮相南宁 促文明互鉴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宁4月1日电 (黄艳梅 张广权)中国侗族大歌、越南北宁官贺民歌、马来西亚传统舞蹈……4月1日,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广西南宁市,为民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当日在南宁启幕。此次活动以“山水相连 文明互鉴”为主题,聚焦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汇聚中国与东盟国家非遗瑰宝,涵盖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手工艺等领域,打造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新平台。

4月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南宁启幕。图为马来西亚舞蹈表演。陈冠言 摄

在南宁民歌湖景区,舞蹈秀《壮美之约》、朝鲜族长鼓舞《长鼓情》、傣族象脚鼓舞《新农村的鼓声》、广东英歌舞《中华战舞 英歌雄风》等节目集中展演。来自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多个省(区、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街区巡游,吸引民众观赏。

在非遗集市上,中国四大名锦华美登场;南宁老友粉、越南鸡肉粉等20余种米粉让民众体验“嗦粉狂欢”;民众还可以品茶香、赏名陶,体验越南竹编、老挝织布、印尼传统乐器等异域风情。

4月1日,第三届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南宁启幕。图为非遗巡游现场。陈冠言 摄

本届非遗周还推出中国—东盟戏曲文化交流主题展、中国—东盟非遗交流会、邕剧主题展、“大师来了”非遗大讲堂等。

马来西亚纯粹舞团当天带来舞蹈作品《KURIK KUNDI》。据舞团艺术总监谢凯贤介绍,该作品融合了马来西亚各地民间舞蹈元素,舞蹈音乐也融合了马来西亚不同地区的方言,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

“非遗架起了一座交流桥梁。在这个国际性舞台上,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各国艺术家在舞蹈、歌唱、表演等方面的技巧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后有机会我还想来中国进行文化交流。”马来西亚舞蹈演员赵健扬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


分享: 打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钦州港片区

Copyright2021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中国广西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街1号  邮编:535008 网站标识码:4500000154

桂公网安备 45070002000525号   桂ICP备2020008432号-2 电话: 0777-58800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