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改革破冰。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以“远程异地评标”为改革核心悄然改变着招标投标市场生态。自改革实施以来,钦州市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636个,交易金额突破366.71亿元,吸引潜在投标企业数量增长20%,参与投标企业数量激增50%,为企业节省成本超2700万元。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钦州市以数字化手段打破地域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2024年,钦州经验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远程异地评标技术标准试运行视频会上获全国推广。
平台筑基,全流程电子化“远程联动”
“过去投标要跑现场,现在动动鼠标就能完成所有流程!”钦州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带来的大变化,让广西某建筑公司负责人陈先生不禁感慨。
钦州市依托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将场地预约、招标文件下载、开评标等10多个环节48项事项全部线上化,实现网上开标率100%、电子化交易率100%,项目通过网上开标比以往传统开标节省2小时以上,每年为企业提供免费下载招标文件超过15000次,节约企业成本约2700万元。
跨省联盟,共享全国专家资源。近年来,钦州市与河南、湖北、广东等11个省(直辖市)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构建中国西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享联盟。
在某高端新型材料产业园项目设计招标中,通过青海省综合评标专家库随机抽取1名青海省专家参与评标,既保障专业性,又规避了“熟人评审”风险。截至目前,共享专家资源达1888人次,为项目评审引入“最强大脑”。
服务提效,重大项目“全周期护航”
目前,钦州市住建、交通、水利领域重大项目已实现远程评标全覆盖。某安置点项目采用“远程异地+招标计划提前发布”模式,吸引全国各地共11家企业竞标。“提前发布计划让企业准备更充分,评标全程透明高效。”项目业主方负责人李女士表示。
针对亿元以上项目,钦州市成立“护航服务专班”,建立“招标前对接—招标中服务—招标后回访”全链条机制。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某泊位工程项目招标中,专班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答疑等“一对一”服务,助力项目按时完成招标工作。“服务专班就像‘项目管家’,全程为我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参与投标的企业负责人王先生给予高度评价。
智慧监管,打造公平竞争“阳光平台”
“专家不知道项目归属,企业不知道专家是谁,评标更公平!”钦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介绍。
2024年,钦州市首创“双盲评审+分散评标”模式,专家通过“盲抽”随机分配至独立评标舱,物理隔离杜绝信息泄露。某市政道路工程招标中,系统自动屏蔽专家属地信息,最终评审结果零投诉。
依托“数字+人工”见证服务,钦州市实现开评标全过程在线监控,电子化见证率达100%。某教育园区项目招标中,智能检测系统自动筛查招标文件,发现3处疑似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条款并及时修正。“系统像‘电子警察’,确保招标合规性。”监管人员张先生表示。
改革成效如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
“远程评标省去差旅成本,我们外地企业也能轻松参与项目竞标。”广东某工程公司项目经理说,该公司通过异地评标成功中标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项目,合同金额超亿元。
从“破冰”到“领跑”,钦州市正以数字化改革书写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篇章。今后钦州市将继续推动多个重点、重大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并探索人工智能辅助评标技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Copyright2021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中国广西钦州市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中马大街1号 邮编:535008 网站标识码:4500000154
桂公网安备 45070002000525号
桂ICP备2020008432号-2 电话: 0777-5880001